查看原文
其他

人才“帽子”满天飞 ,乱了人心误了青春

2016-03-28 柏木钉 知识分子


编者按: 

       你有“千人”、我有“万人”,你有“长江”、我有“黄河”……近年来,各部门,各省市出台的创新人才计划有近百个,名目繁多的“帽子”满天飞,为全世界独有。科技界的有识之士为此深感忧虑:五花八门的“帽子工程”把青年创新人才的方向导偏了、心思搞乱了,评审异化为拼关系,扰乱了正常的学术生态,加剧了学术界的浮躁学风。他们一致呼吁:对当前名目繁多、重复交错人才计划尽快梳理整合,创造一个让年轻人静下来的创新环境。


文 | 柏木钉


  


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,引进、培养一支潜心科研的高素质青年科技队伍至关重要。


近些年来,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省市纷纷推出各种名目的人才计划,在吸引、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然而,由于“帽子”过多过乱,其引发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。


科技界的有识之士为此深感忧虑:五花八门的“帽子工程”把青年创新人才的方向导偏了、心思搞乱了,扰乱了正常的学术生态,加剧了学术界的浮躁学风。他们一致呼吁:对当前名目繁多、重复交错人才计划尽快梳理整合,创造一个让年轻人静下来的创新环境。



1你有“千人”、我有“万人”,你有“长江”、我有“黄河”……名目繁多的“帽子”满天飞,全世界独有



在前不久召开的两会上,科技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、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杨玉芳的发言引发强烈共鸣:近些年来各部委、各省市、各单位推出的人才计划太多了,让人眼花缭乱。


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中央各部委、单位的人才计划近20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有“杰出青年科学基金”(俗称“杰青”)“优秀青年科学基金”(简称“优青”),教育部有“长江学者”、“青年长江学者”(俗称“小长江”)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,中组部有“千人计划”“青年千人计划” “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”,科技部有“万人计划”“创新人才推进计划”,中国科学院有“百人计划”“新百人计划”,中国农科院有“青年英才计划”,人保部有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,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有“香江学者计划”……


加上各省市的各类人才计划,比如“黄河学者”“泰山学者”“黄山学者”“楚天学者”……等等,全国各级各类的创新人才计划有近百个。


“‘人才帽子’漫天飞的现象,在全世界绝无仅有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清华大学化工系副主任邢新会指出,各部门、各省市推出人才计划的初衷无无疑是好的,在吸引、支持青年创新人才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。“但是,由于这些人才计划政出多门、定位重叠、标准不科学、评选不公平、管理不完善,所引发的负面效应正日益突出,应予高度关注。”



2评价标准不科学,评审过程掺杂太多人情因素,许多评审异化为“拼关系”



“我们系前年引进了一个非常好的年轻老师,他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后,到美国读博士后。他回国后做的工作非常出色,被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权威科技杂志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》(TR)评选为2015全球杰出青年创新家(每年在全球评出35位35岁以下学术界和工业家的创新精英)。但令人无法理解的是,他回国后连续两年申请‘优青’,都莫名其妙地落选了。”邢新会对类似事件深感不解,“我们系还有两个非常不错的青年人才,去年参评教育部‘小长江’时也意外落选。”


据记者了解,有类似遭遇的高校、科研单位还有很多。


为什么类似现象会频频发生?


“原因之一就是科技人才评价标准有问题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原总工李莉认为,评选人才计划的根本标准应该是创新能力和潜力,而不是简单的“数数”。“正确的评价应该是根据不同科研活动的不同性质,采用相应的标准分类评价,但现在是不管你搞什么,一味看论文数量、影响因子、专利等数字指标。”


“现在全国的人才计划那么多,导致评审的工作量非常巨大。许多评审专家叫苦连天:不是在评审,就是在去评审的路上。” 去年刚当选的中科院的院士、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邵峰说,“这不光浪费了大量的行政资源,也直接导致评审专家不可能花足够时间去认真评审,结果只能去数申请者刊发的论文数,或者看他过去戴过什么‘帽子’。”


受访人员指出,比评价标准不合理更“要命”的,是评选过程中的“拼关系”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院士曾多次受邀评选“千人”“杰青”和“长江”,每次评选之前都会接到许多“说情”的电话、短信。“其中有的来自被评者本人,有的来自被评者的导师或者所在单位的系主任甚至是校长,措辞不一、主旨相同,就是请求‘关照’。”他告诉记者,“我曾私下里问过其他评委,他们都用‘防不胜防’‘络绎不绝’来形容‘打招呼’的。”


“现在人才计划的评审标准,逐渐异化成了 ‘拼关系’。”邢新会说,“在科技界别的小组会上,许多委员反映,现在往往是谁的导师名气大、运作能力强,谁就能拿到‘帽子’。许多青年教师甚至开玩笑:‘文革之前怕‘戴帽’,现在都怕‘没帽戴’;当官拼爹妈,‘抢帽’拼导师’。”


“我国本来就是讲关系的人情社会,科技界的‘拼关系’由来已久、屡禁不止。”邢新会不无担忧地说,“如果任由各类人才计划评选中的‘拼导师’风气蔓延,就会让更多博士(后)毕业的年轻人在工作之初就染上投机钻营的恶习,必将贻患无穷。”



3名目繁多的“人才计划”把青年人的眼光聚焦到了“帽子”上,偏离了科研的正确方向,贻误了科研的黄金时期



为什么青年科研人员如此热衷于“抢帽”?


“因为‘帽子’是与科研资源紧密挂钩的。”邵峰研究员说:“我到国内的多个大学、研究所讲课时,许多青年教师跟我诉苦:如果45岁之前没拿到“长江”或者“杰青”,就意味着我的科研生涯就结束了。”


邵峰解释说:如果你45岁之前没拿到“杰青”或者“长江”,后面就很难申请到独立承担的课题、只能为“大牛”打工。“更让人担忧的是,现在‘小帽子’、‘大帽子’形成了环环相扣的‘帽子链’。比如,如果你要想当院士,首先最好是‘杰青’;如果你想拿‘杰青’,你最好先拿到‘优青’。”


“现在‘帽子’不仅和科研经费挂钩,而且还和晋升职称、评奖、待遇都挂上沟了。”据邢新会介绍,拿到“帽子”的人才在单位里就成了名人,各方面的名利会接踵而至——带上“帽子”的少数人和没有拿到“帽子”但同样优秀的人才,形成了鲜明的待遇反差。


“搞人才计划的初衷,是激励、支持年轻人更好地做科研,但事实上却打击了更多年轻人的积极性。”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研究所主任陈进说,“本来大家水平都差不多、待遇也差不多,结果就因为你戴上了某顶‘帽子’,不仅拿到的支持经费多了,而且享受的待遇也高出一大截——没拿到‘帽子’的人怎么想?他们的积极性怎么调动?”


“科学本来看重民主、平等,打破权威。现在可好,‘帽子工程’变成了‘人为制造权威工程’,把科研人员分成了三六九等,不仅容易造成关系隔阂和交流障碍,而且会扼杀多数年轻人的创造潜力。”陈进研究员说,许多人一戴上“大帽子”,就会觉得自己神得不得了、成了高高在上的权威;不明就里的年轻学生和局外人,也往往把他们奉若神明。“这无异于拔苗助长,把本来有希望成为科学大家的好苗子捧杀了。”


“‘抢帽子’更大的恶果,是把科研的方向引导偏了,贻误了科研的黄金时间。”邵峰说,由于评审时往往是数论文数,而在科学上越难的问题越不好发论文,容易发论文的题目往往不是真正的科学问题,“许多年轻人为了凑够论文数、拿到‘帽子’,就挑选那些容易做的题目做、先发够论文再说,至于所做的题目是不是国际领域重要的科学问题,就顾不上考虑了。结果,做的研究只是修修补补的工作,而不是引领性。等到你拿到‘帽子’、想起来再做的时候,那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很可能早就被别人做了,机会和时间就白白耽误了。”


“事实的确如此。许多人为了拿到帽子,哪个题目热门做哪个,结果都是在别人屁股后跟风,很难做出原创性的工作。”邢新会说,我国每年评选的“大帽子”人才有数百个,而真正做出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的,又有多少?


“‘帽子漫天飞’还导致‘转会’成风。”杨玉芳指出,现在全国的高校、科研院所都在提高价码吸引人才,一些有“帽子”的科研人员为了得到更多经费、提高待遇,频频“转会”、重复“带帽”。“这不仅造成科研资源过度集中,还严重破坏了学术生态、败坏了学术风气。”



4应对之策:对现有人才计划梳理整合,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青年人才支持计划



“帽子工程”泛滥的现状,也让远在万里之外的美国杜克大学教授王小凡忧心忡忡。多年来他一直关注并参与国内多个人才计划的实施,提出的许多建议得到采纳。


“现在中国有人有钱有设备,可以说是做科研的黄金时期,不能让这些五花八门的‘帽子’把资金浪费了、把方向搞偏了、把风气搞坏了。”王小凡与上述受访者达成的共识是:对当前的各种人才计划梳理整合。涉及中年人才的,该提高质量的提高质量,该合并的合并,该取消的取消;对于涉及青年人才的人才计划,统一归并为“国家青年创新人才支持计划”,把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、高效利用,由一个部门牵头实施,搭建一个公平、开放、高质量、持续支持的国家级人才支持平台,早日形成健康的创新环境和学术生态,让青年人才静下心来,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创新上。


为把国家青年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好,受访者提出以下具体建议——


  • 在支持对象上,考虑到近年来国内知名高校、研究院所已培养出一批非常优秀的博士、博士后,建议对海外归来、国内培养和外籍青年人才一视同仁,让他们在一个平台上公平竞争;


  • 在评选标准上,以创新能力和潜力为核心,根据不同的科研性质,制定科学的分类评价指标,高标准选人;


  • 在支持力度上,可参考“青年千人”,根据不同性质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,尽量支持到位;


  • 在评选方法上,最大限度减少人情因素、提高评审质量,建议借鉴清华、北生所等已经实行的国际小同行评审办法,吸纳国外的知名科学家,与国内有水平、有公信力的专家一起评审;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,提高评审质量;


  • 加强管理,实行跟踪评估和淘汰制度,以5年为一个评估周期,不达标的予以“摘帽”;严禁入选对象再争取其他单位的“帽子”;


  • 把支持的重点从“一次性奖励”向“长期培养”转移,通过评估的给予继续支持,使他们能心无旁骛地做科研;


  • 杜绝作弊,加大监督力度,对于评审过程出现问题的单位或专家进行实名举报制,并与个人或单位的诚信记录关联;


  • 阳光操作,评选标准、评审结果和评估、退出、惩罚等信息,全部公开。



近期热文

文特尔:两次成功合成新生命体的科学狂人

朱邦芬院士谈学术诚信:做学术要走正道

温家宝出书回忆“地质人生”,未竟理想是科学家

专访姚檀栋、范蔚茗:为什么青藏高原是科学研究的理想之地

专利纠纷未解,张锋与Doudna同获“小诺贝尔奖”

饶毅:双头连体姐妹,背后有怎样的科学?

耶鲁校长苏必德:情商并非通向完美世界的钥匙





知识分子,为更好的智趣生活。


关注请加微信号:the-intellectual或长按下方二维码。投稿、授权事宜请联系:zizaifenxiang@163.com。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